怖融比想资的杂迷思象复事实远加密与恐货币
最近在加密货币圈里,一个话题闹得沸沸扬扬:加密货币是不是正在成为哈马斯这样的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?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,我得说这个问题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。 一切都要从10月初《华尔街日报》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报道说起。当时他们声称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已经通过加密货币获得了约1.3亿美元资金。这个数字一出,整个华盛顿都震动了。伊丽莎白·沃伦参议员马上联合了100多位议员给白宫写信,把加密货币描绘成了恐怖分子的新宠儿。 但有意思的是,包括Chainalysis和Elliptic在内的专业区块链分析机构很快站出来表示,这些数字可能被严重夸大了。我采访过的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开玩笑说:"《华尔街日报》是把整个中东地区的加密货币交易都算作恐怖资金了吗?" 这里有个有趣的悖论:加密货币确实可以被用于非法活动,但区块链的透明性也让这些活动更容易被发现。记得去年哈马斯突然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币捐赠吗?那正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被追踪得一清二楚。 Nic Carter等业内人士甚至发起联名信,要求《华尔街日报》撤回那篇报道。但报社不为所动,反而在上周末又发了一篇新报道,揭示了一个更复杂的故事。 根据以色列反恐部门的调查,现在恐怖组织已经学聪明了。他们不再使用容易被追踪的比特币,而是转向了Tether稳定币和Tron区块链。我认识的一位在Crystal工作的分析师告诉我:"他们现在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,每天都在更换钱包地址,还使用混币器来掩盖踪迹。" 更让人头痛的是,他们现在通过hawala这种传统的非正式汇款系统来转移资金。我的一个在迪拜工作的朋友说,这些地下钱庄的交易就像沙漠里的风,来无影去无踪。 区块链分析公司确实很厉害,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说的:"我们能看到钱的去向,但很难确定最终谁在使用这些钱。"《华尔街日报》最初报道的问题就在于,他们把筹集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混为一谈了。 现在恐怖组织还玩起了私密通讯工具和点对点交易,这让追踪变得更加困难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情报人员跟我说:"有时候我们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找一只黑色的猫,而且还不知道猫在不在房间里。" 说到底,加密货币在恐怖融资中的角色就像是把双刃剑。它确实可能被滥用,但区块链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追踪能力。与其一味地妖魔化加密货币,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的优势。 最后我想说的是,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需要的是更冷静的头脑和更细致的研究。就像我一位在智库工作的老友常说的:"在反恐这件事上,简单化的答案往往是最危险的答案。"争议的缘起
区块链的"双刃剑"效应
猫鼠游戏的新阶段
技术对抗的困境
结语:不是非黑即白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暴涨400点!这波多单操作简直太爽了
- 比特币世界的乐高:递归铭文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
- 270万美元不翼而飞?Remitano交易所或遭黑客毒手
- 元宇宙风口已至,这家公司凭什么能笑到最后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26000关口成多空分水岭,以太坊1512支撑位值得关注
- Solana价格即将迎来突破?30%涨幅并非天方夜谭
- 在新加坡,有这样一群不肯认输的Web3追梦人
- 从friend.tech到Xshares:SocialFi赛道的生存法则与创新突围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冰火两重天:是该贪婪还是恐惧?
- Frax Finance:稳定币赛道的一场革命性实验
- 山寨币淘金热:这四个潜力币种值得你关注
- 跟着小神玩转币圈!两单轻松赚7000U不是梦
- 美国通胀数据发威,币圈遭遇黑色八月
- 比特币狂欢夜!700点暴利狂揽记
- 打破区块链孤岛:LayerZero如何重塑跨链互操作格局
- 斯坦福区块链大会深度观察:一场技术与思想的碰撞
- 币圈迷局:8月17日比特币以太坊真实交易手记
- 以太坊即将迎来重要突破点?市场情绪正在升温
- 加密市场新风口:这四个领域正在悄然崛起
- 加密世界的三大前沿观察:当AI遇上区块链会发生什么?
- 搜索
-